客服电话:0533-2188078/2188076
今天是  
山东省“十二五”社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作者:佚名   来源:NET/DXZM   点击:904   时间:2013/10/26   编辑:admin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健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依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健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依据《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山东省“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所指的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的主导、扶持和推动下,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以基层街道、社区为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兴办的,具有公益性、地域性、福利经营性的多元化服务。
  一、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我省的社区服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全国起步较早。1993年民政部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将社区服务纳入第三产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提出社区服务要以社会化、产业化为导向。我省抓住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切实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努力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城市社区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社区服务领导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省政府成立省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各市也普遍建立社区建设协调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领导体制。
  ——社区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和山东福利彩票公益金共投入1.07亿元,用于全省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省、市、区三级累计投入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资金10.1亿元。到“十一五”末,全省共建立街道社区服务中心472个,城市社区服务站5594个,社区服务网点10余万个。全省5520个城市社区的办公服务用房平均面积由“十五”末的243.8平方米提高到455平方米,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社区服务网络。
  ——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活救助、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社区志愿互助服务蓬勃开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逐步进入社区,方便了社区居民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各地不断充实社区服务队伍,到“十一五”末,全省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27844人,社区志愿服务组织9194个,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展到112.4万人,这些志愿者活跃在社区服务各领域,成为推动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
  ——社区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全省绝大多数社区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相关部门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实现了集行政管理、社会事务、便民服务为一体的“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各地有效整合社区各种服务资源,通过社区网站、呼叫热线、短信平台及有线数字电视平台、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公共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的社区服务。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省社区服务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社区服务发展现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服务设施落后,大多数社区服务设施档次低、规模小、功能差。二是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三是社区服务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社区服务的兴办主体不广,服务领域不宽,服务质量不高,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社区新型服务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社区单位社会化服务进程缓慢,社区服务资源整合欠缺,一些服务和活动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十二五”时期是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我省城市基层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城镇化和老龄化加快发展,有效满足社区居民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适应社会转型、企业转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效承接大量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适应改革不断深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有效反映和回应居民的利益诉求,化解基层社会矛盾,需要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居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功能,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规范行业管理,加快发展步伐,推动我省社区服务再上新水平。
  (二)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符合我省实际,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互帮互助、服务手段先进、服务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泛、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社区服务业发展新局面。基本实现全省每个区(市)、街道(乡镇)有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中心,每个社区有一个社区服务站;每个社区的服务设施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每百户居民拥有的服务设施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90%的城市社区具备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服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坚持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3、坚持合理规划、资源整合。统筹考虑各类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社区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
  4、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既要注重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社区服务业,又要从各地、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居民需求,区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社区实行分类指导。
  5、坚持福利性、经营性相结合。凡属福利性服务项目,以政府主导、公共财政保障为主;凡属经营性项目,以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创办为主,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三、主要任务(一)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1、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区(市)、街道(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分别按不低于3000平方米、1000平方米标准建设并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要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要求,将社区服务中心、托老所、社区警务室、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卫生站、文化活动中心(站)、居民运动场(馆)、居民健身设施、金融邮电、市政公用等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抓好落实。未按规划要求建设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不得审批、验收。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公益性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居民需要的,由区(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统筹解决。积极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倡“一室多用”,提高使用效益。
  2、加强社区服务信息化网络建设。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在市、区(市)政府领导下,统筹考虑。梳理、优化、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呼叫热线、服务网站,规范新建系统、调整在建系统、改进已建系统,加快互连互通,实现社区公共资源共享,逐步实现“一网式”、“一号式”服务。根据区(市)、街道、社区的职能分工和工作特点以及各政府部门协同工作的实施需要,推动各个政府专网之间互连互通、信息共享和按需协同互动,强化已建系统的应用,加快在建、新建系统建设,有效提高政府在社区推动经济发展、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规范社区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标准和应用体系,建立信息及时更新机制。各地逐步统一社区信息服务电话号码,统筹利用号码资源,实现社区服务联动机制,方便居民使用。重点组织政务信息、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失业救助、民政优抚等政府服务信息的利用;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法律服务、家政物业、商品配送、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
  (二)不断强化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和居民公共服务1、积极发展便民利民服务。优化社区商业结构布局,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大力实施以“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社区商业“双进”工程,鼓励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进入社区,引导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家庭服务,逐步形成方便快捷的社区生活服务圈。利用闲置资源,兴办社区服务,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服务,新建住宅区全部实施物业管理,积极探索和推进旧小区物业管理,加强政府对物业管理机构的监管,提高物业服务质量。
  2、积极开展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险服务。通过与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统筹规划,逐步建立起市、区、街三级社区就业服务设施网络。在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设专门就业服务窗口,提供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等服务。探索通过政府拨款、给予优惠政策、特许经营等方式,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岗位和面向社会福利对象的福利服务岗位,积极发展社区治安、社区矫正、市场管理、绿化保洁、交通管理、车辆看管等就业岗位。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养老金发放和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逐步推进和拓展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
  3、全面促进社区救助服务。加强对社区失业人员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加快建设社区“爱心超市”、“慈善超市”和社区捐助接收站点,积极培育公益类社区社会组织,鼓励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救助服务。
  4、加强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健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每个街道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适当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社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家庭责任医师团队制度,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专业公共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分工明确、互动合作的城市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利用多种方式开展社区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宣传,增强居民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5、发展社区治安法律服务。建立健全社区治安防控网络,加快社区警务室(站)的建设,大力建设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为依托的群防群治队伍,加强社区巡逻、守护,积极推广运用物防、技防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措施,全面提升社区治安防范水平。健全社区居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建立畅通的民情沟通渠道,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帮教和社区戒毒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为困难人群提供法律援助。
  6、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和体育服务。逐步建设方便社区居民读书、阅报、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鼓励创设多种社区教育实体。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面向社区的老年大学、市民学校、未成年人文化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推进社区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加强对健身设施维护。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馆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体育设施的资源共享。健全社区群众性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社区体育组织开展健身活动提供方便。积极推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
  7、完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以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为重点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向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配餐等社会化服务,满足空巢、高龄等老年人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
  8、加强社区流动人口服务。建立健全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平台,加快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建设,健全完善由社区综治人员、计生干部、治安联防员、流动人口协管员等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协管队伍,统一担负流动人口暂住登记、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计划生育服务以及受理投诉等公共服务职能,实行“一站式”、“一网式”服务管理。
  9、加强社区环境整治和环境保护。搞好社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建设和维护社区道路与绿地,消除裸露空地,减少扬尘,加强对社区噪音、污水、垃圾和有害气体的防范、监督和处理,营造宜居环境。加强社区环境保护宣传,增强居民环保意识。
  (三)发展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非营利性服务支持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社区公益服务,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发挥他们在动员组织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性、公益性服务中的作用。
  1、提高社区组织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建立有效承接社区公共服务的社区服务站等专业服务机构。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协助城市基层政府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社区成员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正确处理好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物业管理企业的关系,支持和指导物业管理企业依法经营。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应当积极配合相关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管理职责,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并接受其指导和监督。住宅小区的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应当告知相关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并认真听取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建议。
  2、培育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培育发展为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众服务的服务组织和公益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对促进社区和谐、管理规范、公益性强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必要的场所、经费资助。
  3、发展志愿服务。积极支持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救助、优抚、助残、为老、就业、维护社区安全、科普和文体等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服务,使之成为推进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健全社区志愿服务网络,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占居民人口10%以上的目标。
  4、鼓励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服务。驻社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将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事业向社区开放,社区资源向驻社区单位的员工开放,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5、鼓励社会工作各类人才提供社区服务。建立社会工作全面介入社区服务制度,以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队伍使社区服务更加专业、更有成效。
  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将加强社区服务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多方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努力形成整体合力。街道、社区要紧紧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这个重点,进一步拓展工作领域,改进工作方式,推进工作创新。积极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组织驻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努力营造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所需经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加大对社区福利和文体设施建设的投入,公共财政对社区服务的支出比“十一五”时期明显增长。
  在立项审批、资金扶持、设施保障等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社区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对公益性的服务项目予以保障;对福利经营性的服务项目给予一定的支持;对社区服务业中纯经营性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良好,但初期运作困难的项目,可采用贴息或一次性补助等办法给予扶持。对符合有关条件的服务项目,要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同时,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开办社区服务项目,兴办社区服务企业。
  (三)完善政策措施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级制订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统筹安排社区服务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场所和人员,促进社区服务各项工作的落实。研究制定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及管理办法、社区公共服务目录及准入制度、社区服务居民满意度测评体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等方面的法规制度,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四)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建设积极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坚持鼓励发展和监管引导并重的方针,完善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的政策措施,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建立政府对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评估和资助机制,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调动社区非营利组织提供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五)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各种形式培训社区服务人才,扩大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更多社会优秀人才、大学生到社区工作,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聘用的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建立社区工作经费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补贴自然增长机制,同时为他们开展好社区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优秀的社区服务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予以表彰奖励。
  (六)加强理论研究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理论研究队伍,围绕一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采取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对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创新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提炼,并及时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动全省社区服务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首部老年发展蓝皮书发布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养...
山东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
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Copyright © 2013 zbyangl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心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邮箱:2213977627@qq.com
鲁ICP备05005820号-1 技术支持:金石工作室